欢迎访问东莞南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8103057850 李经理

eleheat南耀

新闻动态

聚集行业实时动态,发布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电热服的热性能研究现状

  • 来源:本站
  • 关键词:
  • 作者:南耀小编
  • 发布日期:2021-09-15
  • 浏览量:604

人体穿着电热服时,便处在了有热源的微环境中,人体皮肤要想保持在最舒适的温度范围,人体产热、热源、外部环境三者要达到热平衡,这就需要电加热服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地调整加热功率当前,国内外学者们用人体着装实验法或暖体假人测试法对各种电热服装类型进行了热性能测试。


电加热服性能研究1.jpg


早在 1988 年,Haisman[28]等用人体着装实验法,研究了电热服对人产生的热性能影响,结果指出,电加热服能够维持人体手部的温度,且在极冷环境中可延缓脚部温度下降。

庄梅玲[29]等同样采用人体着装实验,从生理学、心理学两个方面选取了一些指标对其热性能进行测试,最终选用电加热服后腰的微气候温度作为热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并运用曲线回归分析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指出由于电热服内部加热温度的波动范围不大,没有对选取测试的生理和心理指标造成不好的影响。

2008 年,邹文静[30]将三种不同的织物两两组合放置在靠近热源处,来模拟人体着多层服装时的热传递,结果得出,靠近热源处,织物的导热系数越大,保暖效果越好。

2010 年,Lee[31]等为了探究电加热马甲的热性能,选择了市面上销量好的 4 款电加热马甲让受试者在室外穿着进行主观热舒适问卷评估,结果表明电加热马甲本身的保暖性是热舒适性的决定因素之一。Wang[32]等采用暖体假人测试法,研究了电热马甲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电压下的加热效率,及与 3 层服装系统中衣内的微气候温度分布关系。测试结果表明:电压越大,加热温度越高,获得的加热效率越低;加热效率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同年,Wang[33]等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风速与不同的服装组合对电热服加热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风速越大,加热效率越低;电热服穿在里层和中间层时,加热效率较高。

谌玉红[34]同样采取暖体假人测试法,在人工气候室内研究了服装配套中电热背心对保暖量的贡献,以及实验过程中暖体假人身体各段的保暖量、皮肤温度的变化等,最后分析得出电热服装可以明显提高服装配套的保暖量。


智能发热马甲1.jpg


伍佳[35]根据肢残者的腿部生理特征,制作了一款残疾人穿的智能裤,该款热能裤使用的加热元件有两种,分别为:碳纤维加热片、电阻丝加热片。让受试者穿着智能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了热舒适评价。经实验验证,该款热能裤可以给残腿提供一部分热量,使残腿处于温暖的温度中,弥补了热损值。

2014 年,赵华菲[36]设计制作了一款女士电热马甲,并测试了加热马甲上背部、胸部、腰部、腹部四个部位保持一定温度时消耗的功率,实验数据表明,环境温度较高时,通过调整电压,均可以使四个部位达到预设的温度;环境温度为零摄氏度以下时,只有背部和胸部可以达到预设温度。

Song[37]等为了研究电加热服装对于改善学生舒适性的有效性,在室温为 8 ℃的寒冷室内,对 8 名男性大学生进行舒适性评价,结果指出电热服能提高手部的温度,可以有效地改善穿着者的热舒适感。

2016 年,Park[38]等采用暖体假人实验法,研究了冬季多层服装系统中加热元件放于不同层时服装的有效加热功率、有效热阻等,同时研究了外界环境温度不同时对上述参数影响。结果表明,有加热元件时有效热阻值比没有加热元件时增大了 5 % - 7 %;两种不同环境温度下,加热元件距离身体越近,有效热阻值就越大,环境温度低时更加明显。


碳纤维发热丝2.jpg


同年,赖丹丹[39]等用暖体假人,对比了电加热服与化学加热服的服装总热阻、有效加热功率,同时研究了风速不同时对其影响。结果指出,这两种加热服装总热阻均明显大于非加热服的总热阻;风速为 0.4 ± 0.1 m/s 时,电加热服的总热阻及电加热片的加热功率均明显高于化学加热服,而风速为 1.0 ± 0.1 m/s 时没有显著的差异。

段杏元[40]等为了比较加热内衣和普通内衣的热性能差异,用站立式暖体假人分别测量了它们的热阻与湿阻,结果表明加热内衣的透湿指数大于相应尺码的普通内衣,指出加热内衣可以提高服装的热舒适性。

2017 年,李雅芳[41]用刺绣法将镀银纱线植入到服装中制成了加热服装,并对这款加热服中的加热织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中达到预设温度时消耗的功率进行了测试,结果指出,预设的温度值越大,功率消耗越多;环境温度越低,达到预设温度时,消耗的功率越大。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电热服的热性能测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选取温度、热阻、加热效率等指标作为电热服热性能的客观评价,未来需要通过不断的实验,总结出标准的评价指标。另外,冬季服装穿着层次较多,电热服的加热部位也比较多,在实验过程中,一些仪器(如温度传感器)由于测量不方便,会对实验数据产生误差,未来的仪器应该更加轻便、简单、灵敏度高。对于数据分析,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不断的实验,掌握规律,创建模型。


(文章摘自: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热服的热性能分析与模拟》)

相关推荐:

东莞市南耀智能服饰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2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撤回